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國立臺灣大學昆蟲學系

演講資訊

國立臺灣大學昆蟲學系-整合生物學專題演講報導4/25
  • 發布單位:昆蟲學系

講題 (Title):一碗蓬萊米飯的傳奇


演講者 (Invited Speaker):臺大磯永吉學會 謝兆樞 博士

 

撰寫者 (Editor):郭耘、許淳閔

一張含有 服裝, 人員, 男人, 室內 的圖片自動產生的描述


大綱 & 新知


現在講到竹子湖,大家容易聯想到的是春天盛開的海芋及繡球花。鮮為人知的是,在100多年前,就是這塊土地,培育出了現在家家戶戶都在食用的蓬萊米。謝兆樞博士在知悉這段歷史後,致力於將前輩們的努力傳承下去。

 

日本時期前,臺灣的主要食用米是秈稻,也就是在來米。但到了日治時期,日本人吃不習慣,因此開始著手改良。當時有兩種策略,一是以台灣本土的栽培稻在來米為基礎進行育種,二是直接將日本品種的稻米直接引進台灣。然而後者執行得非常不順,所有日本稻米的種類幾乎全軍覆沒,只有幾個品種有存活下來。所以磯永吉與末永仁開始進行育種研究,經過多次育種測試後,挑選出有抗病性佳、可大規模種植、一期作和二期作均適合栽培等優點的「台中65號」,統稱蓬萊米。水稻為短日照植物,對日照長短相當敏感,通常沒辦法一年兩期。而蓬萊米之所以可以一年兩期栽種,跟他感應日照長短變化、調控抽穗開花的基因上多出的1901個鹼基對有關。多出來的鹼基對導致感應日照的基因失能,使蓬萊米對日照鈍感,無論日照長或日照短都能正常抽穗結實,以至於一年能種植兩次,大大的提高產量。

 

有前人在竹子湖這個地方,多番的嘗試與努力,才有我們現在的盤中飧,這就是謝博士希望能夠傳頌的歷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