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國立臺灣大學昆蟲學系

演講資訊

110學年第五期 國立臺灣大學昆蟲學系-整合生物學專題討論報導
  • 發布單位:昆蟲學系

從森林到海岸織一片國土生態綠網

 

編輯(Editor):林芳伶、陳奕臻

演講者 (Invited Speaker) 林華慶局長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

主持人 (Host) 蕭旭峰教授 國立臺灣大學昆蟲學系

 

演講日期 (Date): 2021/11/09() 11:20-12:20

 

課程內容與新知

台灣生物棲地保育現況,以中高海拔的山林為主,國有林地及自然保育區占國土面積42.5%、19.8%,國有林地為153.8萬公頃,96處自然保育區共69.4萬公頃,野生動物如台灣黑熊、帝雉等生物皆達到有效保護。山林之外亦是重要的棲息環境,但是,海拔1000公尺以下的淺山、平原地區物種未獲到足夠的庇護,且這些物種出現的區域可能涵蓋私有農、林地及魚塭,保育策略宜跳脫圈地保護的思維。新計畫【國土生態保育綠色網路建置】,以生態多樣性熱點與關鍵區域、綠帶藍帶的生態網絡、友善環境生產等策略,以達到維護生態系服務功能與生物多樣性的目的,並融合生產、生態、社會,共同打造國土生態綠網,串聯山脈海洋,永續生態的環境。

 

Q&A

Q1:針對淺山保育跟綠能之間的衝突、高冷蔬菜造成高海拔棲地破碎化,以及人造林業的規劃,對於這幾項問題目前的規劃和應變方式?

 

A1:綠能在淺山地區確實可能造成衝突,但在林地並沒有開放的,較易形成爭議多是在沿岸地區,包含魚塭或過去的平地造林,會由農委會特生中心和漁業署先進行評估,並優先排除在物種多樣性高的地方規劃綠能。台灣的能源政策包含火力、核能、水力、太陽能等,雖太陽能仍有爭議,但各個能源政策都會有其利弊或得失,只能加以權衡並選擇適當的方案。

高冷蔬菜在台灣的面積已大幅縮小,在林務局國有林地內禁止種植高冷蔬菜,而梨山等地的高冷蔬菜種植,因位於農牧用地,故為合法且沒有超限利用的問題,德基水庫等陡坡集水區的高冷蔬菜種植,則是早期山坡土地的編訂問題,農業行為的出現早於水庫的興建,但整體而言,高冷蔬菜數量已降低,但暖化的趨勢可能導致農業往高山搬遷,因此抗逆境、耐高溫的作物開發實屬必要。

早期的林務局只種伐木,並疏於疏伐或撫育人造林,且80年代禁伐天然林,使砍樹就是不環保的社會氛圍漸漸蔓延,但林務局已經開始在進行林造林的撫育跟疏伐,讓人工林得以發揮原先建置的目的,並讓資源永續。

 

Q2:友善農業耕作以資材補助等幫助推行,但有些友善耕作的區域並非位於44處陸域關注區,或是實際上達到的效益對於關注物種或是指標生物的保育沒有關係,有沒有比較積極的作法讓44處關注區域周邊的農業生產者較願意改變他們的耕作方法?

A2:保育單位和農委會的農政單位過去各自獨立且互不干擾,但近年農政單位開始關心保育的議題,而補貼和關注區也並非完全平行,以中部地區為例,在受關注區域內,有些農民已經領取綠色資材和補貼,但此方案的補貼可以再加疊,只要願意參與保育,可以獲得更多的補助,現行的政策使得農政和保育有所接軌。更重要的是,消費的力量才是一個可以改變農民生產行為的最大的力量,如果大家願意多多支持友善的農產品,農民自然就會更加關心保育的議題。

 

Q3:因犬貓歸屬於動保處管理,而大族群流浪犬貓會在淺山環境造成危害,請問未來林務局有沒有甚麼規劃,得以去管理犬貓對野生動物的影響?

A3:針對一些局部的區域,比如重要的石虎棲息環境──苗栗三義大安溪河床,有大量的流浪犬貓,初期協調苗栗縣政府去捕捉,但現行動保法明訂流浪犬貓不得安樂死,只能收容,因此絕大部分的縣市面臨收容所額滿的情況,只能使用TNR的方式(誘捕、絕育、放回原地),為了讓生態系內的移除,不會觸犯到動保法,主要的癥結點仍在於動保法的修法,但修法需要社會大眾的支持,舉例而言:動保團體拒絕承認流浪犬貓是危害石虎的主要問題,他們認為棲地破壞的問題更嚴重,因此社會溝通和法律修改仍需持續進行。但對於石虎的保育,積極的移除非常重要,但後續管理仍須規劃,因為台灣山區缺乏大型天敵生物,有些區域犬貓可以抑制山羌的數量,但也有可能危害穿山甲,在政府得以修法並以更積極的方式處理之前,目前只能做區域性的個別處理。

 

花絮照片 (other photos) 3-5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