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國立臺灣大學昆蟲學系

演講資訊

110學年度第三期 國立臺灣大學昆蟲學系-整合生物學專題討論報導
  • 發布單位:昆蟲學系

人類意識的科學研究

編輯 (Editors):何芸、蔡竣燁

一張含有 文字, 個人, 室內, 男人 的圖片自動產生的描述

演講者 (Invited Speaker):謝伯讓 副教授 國立臺灣大學心理系

主持人 (Host):楊恩誠教授 國立臺灣大學昆蟲學系

 

演講日期 (Date)2021/10/26 () 11:20~12:20    

 

 

 

課程之內容與新知

    人類意識一直是科學界難以解決的問題,意識是主觀的知覺經驗,它很難使用科學的客觀方法去介入觀察或研究。但新技術興起,令刺激可以無意識的方式呈現給受試者,再加上MRI觀測,開始可以科學方法研究意識。過去30年來意識的科學研究大致分為兩個方向,一個是意識的機制,到底是怎麼從大腦產生出來;另一個是意識的功能,意識存在是有什麼功能。

    現今關於意識的機制研究大多採用neural correlates of consciousness (NCC),找出大腦中最小且足以支撐特定意識有關的區塊,其有幾種研究方式,一是觀察當受試者從有意識進入到無意識大腦發生甚麼事,例如:無夢睡眠、全身麻醉、擊昏­、微睡眠。二是當受試者清醒時給予有變化的刺激,使得知覺經驗、內容發生波動時,大腦有什麼變化。運用雙穩態錯覺(bi-stable illusion)的圖像可以達到此效果,雖然受試者看到的是一樣的圖片,但主觀意識會在兩個意識中轉變。而意識的功能可以使用consciousness knock-out來研究,去除或增加特定意識來觀察腦區活動改變。運用鏡子令兩眼看到不同圖像,當受試者注意力放在一邊單眼時,另一隻眼同時也有接受到特定刺激,以此觀察當未被注意的刺激被受試者意識到時,腦區活動發生的改變。 結合前二者研究,未來的研究方向在於預測受試者的行為與決策,建構或解釋意識形成。

 

Q&A

Q1 在microsleep 的狀態受到刺激不明顯會不會是因為刺激不夠強烈而凸顯不出來?

A1 這是有可能的,要應證可以透過提高噪音強度來檢視是否有不同的結果。

Q2 要阻止打瞌睡最好的辦法是什麼?

A2 目前並沒有明顯有效的做法,但通常可以透過增強回饋或改變現狀來達成。

Q3 若在常態持續的噪音中加入非常態的急劇聲音是否會有不同結果?

A3 目前並沒有實驗證明,但從經驗中知道若在常態的噪音下加入非常態的聲音,通常會自動抓住受試者的注意。

Q4 如何讓受試者在實驗中達到microsleep 的狀態?

A4 並沒有特別的做法,我們的實驗選在下午的時間,實驗內容十分無聊,由於實驗太無聊許多受試者都會打瞌睡。我們使用眼動儀去追蹤受試者眼瞼張開的大小,當他閉合超過2/3後演算法會自動判定其進入microsleep。

 

 

花絮照片 (other photos) 3 ~ 5

一張含有 文字, 室內, 天花板, 個人 的圖片自動產生的描述

謝伯讓教授向同學介紹本周演講的實驗。

 

一張含有 室內, 個人, 天花板, 桌 的圖片自動產生的描述

謝伯讓教授向同學介紹本周演講的實驗。

 

一張含有 室內, 天花板, 個人, 房間 的圖片自動產生的描述

謝伯讓教授的演講生動活潑,座無虛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