講題:造癭昆蟲對寄主植物生理之影響
演講者:黃盟元 副教授 國立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
撰寫者:陳沛昀
專題演講報導
昆蟲系於2024年9月24日邀請國立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黃盟元副教授演講,演講題目為「造癭昆蟲對寄主植物生理之影響」。「蟲癭」是植物受到特定昆蟲刺激後,產生不正常增生的構造。植物的各器官都能形成蟲癭,其中約有65%位於葉部,而不同造癭昆蟲會產生不同形態的癭,具有專一性。昆蟲造癭可能是為營養所需,利用植物提供養分,也可能是為遮風避雨,減少環境造成的傷害,亦有說法是為避免天敵攻擊。黃老師主要研究昆蟲造癭對植物光合作用造成的影響,此外,也研究蟲癭內共生菌、食物鏈以及轉錄基因體學分析等。根據前人研究,造癭對植物光合作用的影響並無單一答案。黃老師先前由蟲癭組織內萃取色素蛋白複合體,並與葉片組織相互比較其光吸收的能力,發現蟲癭內的色素蛋白複合體有缺失,造成在補光過程的吸收效率較低;也藉由電子顯微切片,觀察到蟲癭內無氣孔構造。許多證據顯示蟲癭的光合作用可能不顯著,後來藉由實驗,發現蟲癭組織在植物體中扮演的可能是積儲角色,營養主要倚靠葉片的光合作用產物來提供。黃老師的另一個研究主題探討昆蟲、蟲癭與其內生真菌食物鏈,目前仍留有許多未知,期待能透過與跨領域專家合作,解開更多蟲癭的神秘面紗。本系師生在提問討論時間與黃老師有相當熱絡的討論,進一步引起同學們對昆蟲植物交互作用的興趣。
